西北大学率先开设匹克球课程——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
在球场上,选手们挥动球拍,流畅的正手击球、反手抽球和网前轻盈的截击交织成一幅优美的画面。小小的塑料球在两侧的网之间飞来飞去,而同学们则灵活自如地在场上侧身、滑步、快速回位。每一次击球都是力量与技巧的完美结合,每一个救球都在挑战着反应速度的极限。在欢声笑语和击球声中,NWUers享受着运动的乐趣。
2025年春季学期,西北大学推出了一门全新的体育课程——匹克球,这项创新运动为NWUers提供了更多的选择。匹克球被誉为运动界的“跨界达人”,它融合了网球、羽毛球和乒乓球的特点,经过“简化规则+强化趣味”的创新设计,以“小场地大乐趣”的特性改变了人们对团体运动的认知。匹克球使用轻质且多孔的塑料球,适中的弹性使得球拍易于控制,学生无需掌握复杂技能便可轻松上手,相比网球,其入门门槛大大降低。经过大约三周的课程,学生们就能尝试进行对打。无需枯燥的重复训练,他们能立即体验到激烈的竞技乐趣,这正是匹克球的独特魅力。
匹克球的推广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。为确保课程顺利开展,西北大学为其配备了一批符合教学与比赛标准的匹克球器材,并精心规划了教学场地。当彩色小球首次响起在定制地胶上的清脆声响时,这项运动的魅力开始真正传递给每位学子。2023级公共管理学院的樊思甜同学表示:“起初只是想试试,参加社团活动时,学姐的展示让我发现匹克球的乐趣,现在我已经完全爱上了这项运动,选择这门课真是太正确了。”
匹克球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。课堂前半部分,教师详细讲授规则和动作要点;后半部分则是学生们的实践练习。对于零基础的学生,张园老师特别设计了适合的第一堂课,从简单的原地击球、短距离对打开始,逐渐增加动作的难度。为了提高趣味性,课程设计侧重于快速进入对抗,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乐趣,充分发挥运动的竞赛魅力。
在西北大学综合训练馆,匹克球课程如火如荼地开展。走进场馆,学生们全情投入:他们将球抛起,挥动手臂,精准击打;对面的学生则专注于来球,快速调整站位。每次的攻防转换都反映出他们对匹克球技巧的不断实践与探索,整个场馆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对运动的热爱。
通过不断练习,许多同学实现了自我突破,例如2023级经济管理学院的朱乾成同学。在经历初次的迷茫后,他通过张园老师的耐心指导,从握拍开始,逐步建立信心。随着技巧的提升,他在球场上的表现愈发自信,甚至主动邀请同学一起练习。他们在课外的紧密交流,展示了运动的魅力正在不断延伸。
西北大学抱着推动匹克球在校园内普及的决心,教师们利用集体备课学习比赛规则、修改课程设计并实战锻炼,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。与此同时,教工匹克球协会也开始定期组织练习,老师与学生在球场上互相切磋,打破了师生之间的隔阂。体育部的张扩林老师感慨道:“师生同场切磋,确实在校园内掀起了运动热潮!”
通过这样的气氛,无论匹克球,还是其他运动,只要能帮助师生养成长期锻炼的习惯,课程的使命便算达成。每当看到学生们从初次接触到逐渐掌握技巧,张园老师心中便充满成就感,正是这种这种课程带来的转变和生命力,推动着整个项目的逐步发展。
随着项目的不断发展,匹克球课程逐步完成了升级,形成了标准化教学模块,并已纳入体育选修系统。西北大学在2024年组织校级匹克球队伍参加了陕西省校长杯比赛,取得了可喜的成绩。同时,学校也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校园匹克球比赛,吸引了众多同学参赛。未来,西北大学计划在匹克球协会的支持下,进一步优化校级梯队建设,并积极选拔潜力学生参与省级比赛,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这项运动的乐趣。
通过“以赛促学、以练助教”的模式,越来越多的学生将了解并参与到这一酣畅淋漓的运动中来,激活属于自己的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 的瞬间!
发表评论